《護城河投資優勢》:挑選具有經濟護城河的優質企業
《護城河投資優勢》 是 The Little Book that Builds Wealth 中文版。說明何謂企業的經濟護城河及其重要性,協助投資人辨識具有結構性優勢的長期優質企業。
什麼是經濟護城河?
經濟護城河 (economic moat) 是股神 Warren Buffett 創造的術語,是指得以保障企業、防範同業競爭的持續性優勢,就如同護城河保障城堡一樣。
本書《護城河投資優勢》(The Little Book that Builds Wealth) 作者 Pat Dorsey 曾任晨星 (Morningstar) 公司股票研究部門主管,而護城河概念正是晨星處理股票投資的基礎。
投資人應該長期擁有具備寬廣經濟護城河的企業,因為隨著時間經過,股價會適當反映而創造平均以上的獲利,在相當長的一段期間內,賺取超額報酬;而因為長期持有股票,亦有減少交易成本的優點。因此,擁有寬廣護城河的企業,應該是任何人投資組合的核心標的。
對於投資人來說,如果能辨識具有經濟護城河的企業,就能夠增添選股效益,並找到那些真正適合投資的標的。
尋找經濟護城河的企業
護城河是隸屬企業本身的結構性特質,通常會持續多年,同業競爭者很難複製。常見的「護城河假象」包括:優異的產品、強勁的市場占有率、優異的執行,以及完善的管理,這些雖然都是很好的素質,但不足以創造長期競爭優勢。
結構性競爭優勢的四種來源為:無形資產、客戶轉換成本、網絡效應與成本優勢。相關企業如果擁有穩健的資本報酬率,並具備前述四項條件之一,很可能就具備經濟護城河。
- **無形資產 (intangible assets)**:擁有品牌、專利、特殊營運許可⋯⋯等無形資產的企業。
- **客戶轉換成本 (customer switching costs)**:企業所販售之產品與服務,是客戶沒有辦法輕易放棄的;換言之,客戶轉換成本讓企業享有定價方案。
- **網絡效應 (network effect)**:某些幸運企業得以受惠於網絡經濟 (network economics),是有效的經濟護城河,能夠長期隔絕競爭。
- **成本優勢 (cost advantages)**:某些企業因為製造程序、營運地點、經濟規模或掌握獨特資產而享有成本優勢,因此可以生產更廉價的產品或服務。
何時賣出股票
按照合理價格,買進優質的企業,然後讓這些企業進行長期的複利,這種巴菲特所採用的投資方法程序如下:
- 尋找那些能夠長期創造平均水準以上獲利的企業。
- 等待這些企業的股票價值低於其內含價值,然後買進。
- 持續持有股票,直到相關企業的營運狀況轉差,股票價值高估,或者你找到其他更好的替代投資。股票持有期間應該以「年」計算,而不是「月」。
- 如果必要,重複前述程序。
每當買進股票時,可以寫下當初之所以買進的理由,以及自己對於該企業營運狀況的概略預期。例如:你認為銷貨會穩定或加速成長?營運毛利會上升或下降?
如果公司的表現朝負面發展,翻出之前寫下的紀錄,看看當初決定買進股票的理由是否還成立。如果仍然成立,可以繼續持有,甚至多買一些。可是,如果當初買進的理由已經不成立,最明智的做法,應該是立刻賣掉股票,不論這些投資是否發生虧損。
當考慮賣出股票時,可以試著問自己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回答一個或多個問題,就不該賣出股票:
- 我是否犯錯? (Did I make a mistake?)
- 相關企業是否發生不好的發展? (Has the company changed for the worse?)
- 這筆資金是否有更好的出路? (Is there a better place for my money?)
- 這支股票所佔的投資組合部位是否變得太大? (Has the stock become too large a portion of my portfolio?)
而不論發生什麼錯誤,只要發現當初買進的理由不存在,就不該繼續持有股票。
結語
尋找具有護城河的企業,並按照顯著低於估計合理價值的水準買進,這是主動式價值投資常見的選股策略。學習辨識具有護城河的企業、運用工具估計股票的價值,是一個主動投資人在買進股票前必須做的功課。《護城河投資優勢》這一本書雖然不厚,但濃縮了主動選股的精華,十分適合作為學習主動投資的入門書籍。
本部落格所有文章除特別聲明外,均採用 CC BY-SA 4.0 協議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