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賣空》:回顧次級房貸危機

電影《大賣空》是真人真事改編自 Michael Lewis 的同名書籍 The Big Short,故事背景是 2007 至 2008 年的美國次級房貸風暴引起的環球金融危機,一群投機客大膽與銀行體系對賭,就此獲利的驚人事蹟。

次級房貸危機

2007 至 2008 年發生的環球金融危機,是載入史冊的大事件。因美國次級房貸問題而起,它涉及抵押債務,次級抵押貸款,信用違約掉期和捆綁交易,進而引發金融海嘯,造成的全球股市大崩盤。

電影中提到:「華爾街就愛利用高深的名詞讓你以為他們很行,甚至讓你無力過問那些投資。」所以《大賣空》運用打破第四面牆 (breaking the fourth wall) 的方法講故事,穿插的幾個獨白例如有美女在泡泡浴中解釋什麼是次貸,有名廚解釋什麼是債務擔保證券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 CDO),用烹飪和賭博的隱喻來解釋財務名詞和金融騙局,以幫助觀眾理解,銀行、抵押貸款經紀人、信用評級機構和政府是如何操縱著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人們投資於一文不值的債券。電影在娛樂觀眾的同時很好地解讀了經濟危機。

CDO 與 CDS

我很喜歡電影中的名廚 Anthony Bourdain 的比喻,BBB 級的低評等債券就像不新鮮、賣不掉的魚,但是將各種賣不出去的魚都來燉海鮮,那就不是原本的魚了,而是全新的食物。CDO 就是這樣重新包裝的衍生性金融商品,甚至信評機構還會將他們評為 AAA 級的高評等債券,讓金融機構把 CDO 當成國庫券來賣。

電影主角之一的 Michael Burry 是最早發現房市可能崩盤的基金管理人,於是向金融機構購買大量的信用違約交換 (Credit Default Swap, CDS),CDS 也是一種衍生性生品,它本質上是一種保險,賣出 CDS 的一方在收了保費之後就要承擔相應的違約賠償義務。當美國房價開始下跌時,次級貸款大量違約,那些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就失去了價值。當金融風暴發生,CDS 成了倖存的賺錢工具,而 Michael Burry 也在這場風暴中一戰成名。

結語

當年美國發生次級房貸風暴之際,我還是高三生正忙著準備升學考試。留下印象比較深刻的記憶,就是隨後引爆的環球金融危機、造成的全球股市大崩盤。升大學後,在經濟學的課堂上,聽教授述說雷曼兄弟破產的故事,才對事件的輪廓有比較粗淺的了解。

電影《大賣空》詳實呈現了次貸危機發生的始末,讓我們重新回到那個金融危機的年代。「讓我們陷入困境的不是無知,而是看似正確的謬誤論斷。」這是電影中所引用馬克吐溫的名言。投資市場瞬息萬變,也許我們無法預料下一次什麼時候市場會崩盤,但我們可以做的就是個人的資產配置,在追求報酬的同時,將風險控制在自己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